太极肩的学问,你知道多少?——开、松、沉,仨字儿里的大学问!
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6:51    点击次数:112

练太极的老把式都懂:肩膀头子,可不是光架胳膊的“衣架子”!它活泛了,整趟拳才能像春风拂柳,自在又带劲儿。今儿咱就唠唠这肩上的“开、松、沉”三字真经!

1. 开肩:不是硬掰,是腾“地儿”!

你站桩抱球,为啥肩膀要微微内扣点儿?嘿,这可不是缩脖子!这是给肩膀根儿那个小坑腾地方呢!像给门轴里点油,好让肩前头那块能深吸口气,胛骨缝儿能舒坦地挒开。开肩,开的是“空间”!别死命拽肩膀头,得活动肩、胛骨,连带胸前背后的大筋,把上身盘活了,空间自然就有了。好比旧棉袄塞太满胳膊抡不开,把里头捋顺溜了,袖子自然垂坠——手臂那“绵沉”的劲儿,是空间“喂”出来的!

2. 松肩:不是泄气,是“化劲儿”的巧匠!

打拳时,肩膀头就记四个字:松、通、圆、活!这儿不是攒力气打架的地儿,是专门“消化”对手劲道的!所以得像车轱辘,圆活才灵光。可别光舞动胳膊,肩膀跟焊死了似的!记住喽:“肩不离胛,胛动肩旋”——后背那两片“小翅膀”一夹一开,肩膀头就跟着圆溜溜地转。一套拳下来,胛骨开合像水闸,肩膀灵活似车轮,听劲、传劲,功夫蹭蹭涨!不信你试试:肩膀真松透了,冷不丁往前一靠,还能“嘣儿”地弹一下,这就是“肩靠”的脆生劲儿!

图片
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
3. 沉肩:不是下压,是“摘”下来的自在!

老说“沉肩坠肘”,那“沉”可不是你龇牙咧嘴往下压!那是功夫练到了,水到渠成的事儿:胛骨活动开了,空间大了,劲能顺顺当当往下走,肩膀根儿那小坑像口深井,肩膀头自然像熟透的果子,“吧嗒”就坠下来了——这才是真“沉肩”!沉肩是“摘”出来的,不是“摁”出来的!

说到底,肩膀在太极里是“二传手”!它不主打,贵在圆融有弹性,像老藤盘绕,把腰胯的劲“传导输送”到指尖。打拳时,开合肩膀配开合肋骨,旋转肩膀配转动腰腔,肩膀与胯骨像对儿默契的老伙计——这身法,才算活泛成形了!

所以啊,下次练拳,可别小瞧了这两扇肩膀!把它用活了,开合旋转间,劲路才通透,架子才圆融,那真是:

肩头松活似转珠,

开合自在如风拂,

沉坠不费千斤力,

一身通透赛坦途!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三亚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
下一篇:没有了